学生生活

Ed.D.毕业生代表陈鹏在2022届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浏览次数: 添加时间:2022-06-26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2018级教育专业的博士生陈鹏,感谢教育研究院让我作为Ed.D.毕业生代表发言,我想这是一个特别精心的安排。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Ed.D.毕业生,向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成长平台的教育研究院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向为我们辛勤付出的各位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顺利毕业的各位学友致以最真诚的祝贺!

四年前,收到伊甸圆二二二三三三区18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满怀欣喜与期盼。作为一名地方本科院校的工科教师,在我国第一所以高等教育学为研究对象的著名研究机构攻读教育博士学位,师从潘懋元教授,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

面朝大海,凤凰花开。忆往昔,2018年9月10日的开学典礼历历在目。别院长在开学致辞中鼓励我们“从心所欲,至真至善,不负韶华”。邬老师勉励我们“要动真感情、下真功夫、长真本事、找真问题、创真思想、有真勇气,做高等教育的‘真人’”。四年来,教育研究院为我们创造了极有意义的创造性学习与学术生命成长经历。

在这里,我们深刻体验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教育研究院的每周学术例会、周末学术沙龙、学术加工坊、每年院庆学术周以及众多教育学术论坛,为我们构建了自由民主、开放共享、丰富多样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了浓郁的学术科研氛围,拓展了我们的学术研究视野,规范了我们的学术研究范式,提升了我们的学术研究能力,同时让我们近距离接受最前沿和最权威的学术熏陶。尤其是潘懋元教授的多主体参与、多议题开设、多体验共享、多情愫充盈的家庭式、对话式周末学术沙龙,有幸多次参加,让我终生难忘。

在这里,我们真正接受到了最好的学术规训。这四年,我主动选修本专业所开设的全部课程,认真撰写每一篇课程论文,通过课程学习,夯实了教育学科理论知识基础,掌握了教育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拓展了教育问题研究视野。这四年,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主动开展学术研究,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并在全国教育博士论坛、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上分享研究成果。这四年,我有幸在潘懋元教授的点拨、引导和鼓励下撰写博士论文。博士二年级下学期,历时半年多夜以继日完成论文写作,再结合导师及校内外专家教授提出的很多修改意见及建议,历时一年半六易其稿。

在这里,我们幸运收获到了难忘的深情厚谊。忘不了我的导师潘懋元教授对我学业的精心指导,学其教育之律,观其教育之史,悟其教育之理,习其教育之法,感其教育之真,体其教育之爱,让我受用终生。忘不了邬大光教授在课堂上的点拨与启发,引导我认真研读先生的论文论著,深入研究先生的教学思想。忘不了刘振天教授、别敦荣教授、王洪才教授、赵婷婷教授、郭建鹏教授、郑宏副教授、陈斌副教授等对我论文写作的悉心指导和热心帮助。忘不了王洪才教授、吴薇教授等赠送给我们学术著作,这些专著给予我许多研究的灵感和写作的参考。忘不了我和郭广军、吴强、李建伟、陈勤等同学在学术上的交流探讨、在芙蓉隧道里的欢声笑语。忘不了2019年的那个夏天,2018级Ed.D.充实而又快乐的宁夏研学之旅。

四载求学路,一生厦大情。厦园的美好宁静、教育研究院的温暖有爱、建南大会堂的悠扬钟声、海外楼天台的蔚蓝海景是我们教育博士最美好的记忆。四年学习,“海韵”启程,“凌云”攀登,“海畔”求学,“研途”漫漫,孜孜以求,上下求索。

六月骊歌起,凤凰花又开。我们走出厦园,将时刻铭记“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严谨治学,开拓创新,学以成人成己,创以成理成事,以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和工作为教育研究院赢得荣光!

最后,我谨代表Ed.D.毕业生,向教育研究院致以最诚挚的祝福:

祝愿教育研究院积高等教育研究历史之厚蕴,创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之辉煌!

祝愿各位老师工作顺利,幸福安康!

祝愿2022届毕业生们前程似锦,鹏程万里!

谢谢大家!

文字:陈 鹏

图片:洪 颖

微信公众号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伊甸圆二二二三三三区18黄宜弘楼

邮箱:

gjs@xmu.edu.cn

电话:

+86-0592-2186413

传真:

+86-0592-2189065

版权所有 © 伊甸圆二二二三三三区18|高清免费完整版 2023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伊甸圆二二二三三三区18黄宜弘楼邮政编码: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