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陈斌 | 从“平庸之恶”走向“群己相益”——学术评价指标化的支配及其超越

浏览次数: 添加时间:2024-06-04

2024年6月3日,伊甸圆二二二三三三区18副教授陈斌为师生作了题为《从“平庸之恶”走向“群己相益”——学术评价指标化的支配及其超越》的学术报告,60余名师生线下参会。

讲座伊始,陈斌副教授对“平庸之恶”与“群己共益”进行了详细阐释,他通过梳理学术评价变化历程,指出当代我国学术评价存在评价导向不科学、评价“五唯”亟待破除等问题。报告首先呈现了学术评价指标化的全球图景,总结了其现实表征,接着从机理层面分析了学术评价难以量化的复杂性与学术评价指标化的潜在风险,最后提出构建质量至上的学术评价机制。

当今追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然成为全球大学的群体冲动,基于“表现主义”的科研绩效问责、学术排行大行其道。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之下愈演愈烈的大学竞争、政府以“投入-产出”效益为绩效杠杆等因素已经干预了大学学术的发展,学术评价指标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现象。陈斌副教授总结出学术评价指标化存在着三大现实表征:第一,以简单的量化指标评价复杂的学术价值;第二,以阶段性的表现衡量稳健性的学术声誉;第三,以静态的科学主义替代动态的科学精神并成为学术评价的唯一标准。这三个方面都暴露出目前的学术评价指标化存在许多矛盾与问题。

紧接着,他分析了学术评价难以量化的复杂性机理:学术评价对象由于其不确定性、情境性、过程性及非物质呈现出动态性;学术评价主体由于内部、外部及学科之间的天然差异呈现多元性;学术评价环境由于政府的介入、市场渗透及职称评审等院校改革加速呈现出交互性。与此同时,指标化的学术评价也存在潜在风险:大学管理、政府监管评估等持续性问责诱使学者追逐短期效应;多元学术评价主体诱发学术价值冲突;同行评议自身可能存在局限;以量代质诱发“劣币驱逐良币”的学术生态,学术发展无长期深度累积,就难以实现创新、沦为“平庸之恶”。

最后,陈斌副教授提出要构建协同共生的学术评价机制,走向“群己共益”。他提出学术评价既要有“显微镜”,考虑学术过往及产出,也要有“望远镜”,考虑当下成果与环境变化后仍然保持的学术产出,充分体现出学术评价的判断、预测、选择与导向功能,走出虚无主义或无可知论的陷阱中,通过持续完善同行评议制度、注重量化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真正体现出学术创新性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根本特征。因此,他通过罗伯特·默顿的“科学的精神特质模型”,进一步阐述了学术评价要尊重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要推动表现性评价与实质性评价有机结合、更要建构质量至上的学术共同体。

本场报告内容详实、启发性强,师生对如何规避学术评价的不良影响、消解学术评价的唯指标问题,以及大学管理在追求卓越与管理主义之间如何协调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陈斌副教授鼓励大家要坚定自身学术目标、怀揣对于学术创新的执着守望,以包容豁达之胸怀,及“群己共益”的无私利性,坚定从事学术研究的事业。

(图文:刘婷婷)

微信公众号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伊甸圆二二二三三三区18黄宜弘楼

邮箱:

gjs@xmu.edu.cn

电话:

+86-0592-2186413

传真:

+86-0592-2189065

版权所有 © 伊甸圆二二二三三三区18|高清免费完整版 2023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伊甸圆二二二三三三区18黄宜弘楼邮政编码:361005.